为了促进河北省癫痫的诊疗管理水平,提高癫痫病患者生活质量。河北省抗癫痫协会通过手机 APP,就疾病诊断、药物添加治疗及其疗效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数据分析研究。通过“核桃仁”健康管理平台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河北省的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率在半年内已从 21% 提升至 39%,服药 1 个月内无发作率达 80.4%,可看出医师对于癫痫病的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成人患者发病 2 年内就诊率仅为约 46%,因此患者对于癫痫的认知仍需进一步提高。且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手机 APP 实现了医生对于患者的日常管理,使医师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并且可及时与患者联系,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为未来规范癫痫病患者的治疗及日常管理提供了参考。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国际抗癫痫联盟指南(ILAE)及国内专家共识均指出治疗癫痫仍然以单药治疗为主[1-3]。约 80% 患者的发作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其中约 50% 患者在接受第一种单药治疗后发作缓解,30% 需要多药联合治疗才可使发作缓解[4]。为了促进河北省的癫痫诊疗水平,提高癫痫病患者生活质量,河北抗癫痫协会,通过手机 APP,就疾病诊断,药物添加治疗及其疗效,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数据分析研究。截至目前为止,抗癫痫药物(AEDs)添加治疗研究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来源及分布
2018 年 9 月—2019 年 12 月,共有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57 例,约 31%),沧州中心医院(75 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4 例),河北省沧州市例民医院(57 例),河北省儿童医院(37 例),保定市儿童医院(33 例),河北省例民医院(20 例),邢台市例民医院(17 例),邯郸市中心医院(15 例),衡水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10 例),唐山市妇幼保健院(7 例),邯郸市第一医院(7 例),河北省保定第一中心医院(1 例)十三个临床参与中心,23 名医务人员,其中 20 名主任医师,3 名副主任医师,共计 500 例患者,包括 22 种药品类别。其中添加药物者入组数 18 年 11 月呈最高峰,19 年入组数略有放缓。
在 500 例患者中,99% 为河北省本地患者,石家庄市,沧州市比例最高,共占 52%。患者中的男女比例接近,其中男 50%,女 50%。患者年龄 12 岁以下者占 50%。在所有患者中,首次发病在 12 岁以下者占 69%。儿科患者 43%、神经外科 19%、神经内科 38%。有高热惊厥史者 15%。
从患者的就诊年龄及时间来分析,绝大多数患者对于癫痫发作未给与足够重视,仅约 40% 的患者,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其中 44% 男性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女性仅有 36% 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河北省抗癫痫协会采用表格采集、人工录入、电话随访及手机“核桃仁”软件随访等多种资料采集方式。其中手机“核桃仁”软件记录有患者病史、既往史、就诊记录等基本情况,且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及时记录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复查记录、用药情况等。同时,可以把资料同步给主治医师,帮助患者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核桃仁”软件是患者贴身医疗管家,医生的助手。大大减少了随访中的信息丢失,降低了患者复查时的时间成本,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
2 癫痫发作特点及辅助检查
从患者的发作类型来分析,局灶性发作患者最多,占 83%;不能分类的局灶性发作患者最多,占总数的 30%。在所有患者中,仅 44 例已确定癫痫综合征,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的诊断占比最高,为 16%,其次为热性惊厥附加症、青少年失神癫痫、癫痫性脑病等。2019 年 4 月儿童期综合征占 21%,截至 8 月儿童期综合征占 39%;虽然通过不断学习,对于癫痫综合征的诊疗水平较前明显提高,但对于大多数患者癫痫综合征的诊断仍需在未来随访观察中进一步明确。
对于癫痫的辅助检查方面,仅 79% 的患者提供了详细的脑电图(EEG)及头部影像学[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资料,其中有 89% 患者 EEG 正常,11%EEG 异常,94% 的患者头部影像学为正常,6% 头部影像学呈异常。其中石家庄地区 EEG 异常率为 21%,头部影像学异常率为 12.8%。(邢台 EEG 异常率为 100%,病例数 2;衡水 EEG 异常率 50%,病例数 4;省二院 EEG 异常率 30%,头部影像学异常率 18%;其他医院头部 MRI 均无异常)。但考虑 EEG 以头部影像学检查的低异常率,与行 EEG 检查时是否为发作期,CT 对于头颅影像学异常的分辨率较低,及对于头颅核磁细微病变[如不明显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1]]低诊断率等情况有关。在患者的后续随访中还需注意复查 EEG 及头部影像学检查。
3 用药后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从患者发作类型分类对使用的药物进行统计,局灶性发作患者多选择拉莫三嗪(42%),其次是丙戊酸钠(27%)、奥卡西平(15%)、左乙拉西坦(13%)。发作类型不稳定的患者,最多选用拉莫三嗪(28%),其次是左乙拉西坦(25%)、丙戊酸钠(23%)。综合来看,拉莫三嗪应用比例最高,36% 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其次是丙戊酸钠(26%)、左乙拉西坦(18%)。其中,儿科拉莫三嗪应用比例仍最高(36%),丙戊酸钠(22%)比整体稍低,左乙拉西坦(21%)稍高。
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两药联合比例最高,占 82%。其次为三药联合,占 14%。在应用两药联合的患者中,使用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的组合最多,占 44%。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的组合占 16%,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的组合占 13%。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的组合占 12%。在药物使用方面,原研药物占 91%,国产药物占 9%。前五位 AEDs(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奥卡西平、托吡酯)使用的男女比例,丙戊酸钠、托吡酯更多应用于男性患者;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更多应用于女性患者。
在给与 AEDs 添加治疗后,服药 1 个月内无发作的有 80.4%。但在随访过程中,有 75% 患者从未点击“发作”或“未发作”按钮,导致数据缺失较多。
给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镇静嗜睡、恶心呕吐、疲劳乏力等,其中头痛眩晕的不良反应最多(占 24%),其次是镇静嗜睡。
4 讨论
河北省抗癫痫协会致力于提高河北省的癫痫病诊疗水平并提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协会通过组织学习班,会议等形式,提高医师对于癫痫的诊疗水平,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来,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率在半年内已从 21% 提升至 39%。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成人患者 2 年能就诊率低,仅有约 46% 的成人患者,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其中儿童期出现首次发作的患者占 68%,因此提高患者对于癫痫的认知,及医生诊疗水平将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同时,河北省抗癫痫协会持续探索网络化诊疗管理平台,加强医生对患者的实时管理。协会通过使用“核桃仁”健康管理平台,使医生和患者实现了日常管理的对接。“核桃仁”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保存患者病史及诊疗经过,将患者对日常发作和不良反应的记录同步给医师,实现了医师对于患者病情发展的掌握,及时与患者联系、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该健康平台的信息数据统计,为未来规范癫痫患者的诊疗提供了依据。
根据目前癫痫病的诊疗指南[4],在患者的治疗中,根据其发作形式等,多选择左乙拉西坦及拉莫三嗪。且在此项临床数据的统计当中,拉莫三嗪及左乙拉西坦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患者随访、信息录入等工作。为此项临床数据分析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河北省抗癫痫协会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发现适用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组织学习班等形式,及时与一线临床医生进行信息分享,讨论。目前对于癫痫患者治疗后的无发作率较前显著提高,服药 1 个月内无发作可达 80.4%。但对于患者随访信息仍有大量数据丢失,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加强患者的依从性,并思考更有效地随访鼓励机制。希望通过该项研究,可以为提高临床医生的癫痫诊疗水平,并对于未来患者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依据。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国际抗癫痫联盟指南(ILAE)及国内专家共识均指出治疗癫痫仍然以单药治疗为主[1-3]。约 80% 患者的发作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其中约 50% 患者在接受第一种单药治疗后发作缓解,30% 需要多药联合治疗才可使发作缓解[4]。为了促进河北省的癫痫诊疗水平,提高癫痫病患者生活质量,河北抗癫痫协会,通过手机 APP,就疾病诊断,药物添加治疗及其疗效,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数据分析研究。截至目前为止,抗癫痫药物(AEDs)添加治疗研究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来源及分布
2018 年 9 月—2019 年 12 月,共有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57 例,约 31%),沧州中心医院(75 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4 例),河北省沧州市例民医院(57 例),河北省儿童医院(37 例),保定市儿童医院(33 例),河北省例民医院(20 例),邢台市例民医院(17 例),邯郸市中心医院(15 例),衡水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10 例),唐山市妇幼保健院(7 例),邯郸市第一医院(7 例),河北省保定第一中心医院(1 例)十三个临床参与中心,23 名医务人员,其中 20 名主任医师,3 名副主任医师,共计 500 例患者,包括 22 种药品类别。其中添加药物者入组数 18 年 11 月呈最高峰,19 年入组数略有放缓。
在 500 例患者中,99% 为河北省本地患者,石家庄市,沧州市比例最高,共占 52%。患者中的男女比例接近,其中男 50%,女 50%。患者年龄 12 岁以下者占 50%。在所有患者中,首次发病在 12 岁以下者占 69%。儿科患者 43%、神经外科 19%、神经内科 38%。有高热惊厥史者 15%。
从患者的就诊年龄及时间来分析,绝大多数患者对于癫痫发作未给与足够重视,仅约 40% 的患者,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其中 44% 男性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女性仅有 36% 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河北省抗癫痫协会采用表格采集、人工录入、电话随访及手机“核桃仁”软件随访等多种资料采集方式。其中手机“核桃仁”软件记录有患者病史、既往史、就诊记录等基本情况,且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及时记录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复查记录、用药情况等。同时,可以把资料同步给主治医师,帮助患者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核桃仁”软件是患者贴身医疗管家,医生的助手。大大减少了随访中的信息丢失,降低了患者复查时的时间成本,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
2 癫痫发作特点及辅助检查
从患者的发作类型来分析,局灶性发作患者最多,占 83%;不能分类的局灶性发作患者最多,占总数的 30%。在所有患者中,仅 44 例已确定癫痫综合征,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的诊断占比最高,为 16%,其次为热性惊厥附加症、青少年失神癫痫、癫痫性脑病等。2019 年 4 月儿童期综合征占 21%,截至 8 月儿童期综合征占 39%;虽然通过不断学习,对于癫痫综合征的诊疗水平较前明显提高,但对于大多数患者癫痫综合征的诊断仍需在未来随访观察中进一步明确。
对于癫痫的辅助检查方面,仅 79% 的患者提供了详细的脑电图(EEG)及头部影像学[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资料,其中有 89% 患者 EEG 正常,11%EEG 异常,94% 的患者头部影像学为正常,6% 头部影像学呈异常。其中石家庄地区 EEG 异常率为 21%,头部影像学异常率为 12.8%。(邢台 EEG 异常率为 100%,病例数 2;衡水 EEG 异常率 50%,病例数 4;省二院 EEG 异常率 30%,头部影像学异常率 18%;其他医院头部 MRI 均无异常)。但考虑 EEG 以头部影像学检查的低异常率,与行 EEG 检查时是否为发作期,CT 对于头颅影像学异常的分辨率较低,及对于头颅核磁细微病变[如不明显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1]]低诊断率等情况有关。在患者的后续随访中还需注意复查 EEG 及头部影像学检查。
3 用药后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从患者发作类型分类对使用的药物进行统计,局灶性发作患者多选择拉莫三嗪(42%),其次是丙戊酸钠(27%)、奥卡西平(15%)、左乙拉西坦(13%)。发作类型不稳定的患者,最多选用拉莫三嗪(28%),其次是左乙拉西坦(25%)、丙戊酸钠(23%)。综合来看,拉莫三嗪应用比例最高,36% 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其次是丙戊酸钠(26%)、左乙拉西坦(18%)。其中,儿科拉莫三嗪应用比例仍最高(36%),丙戊酸钠(22%)比整体稍低,左乙拉西坦(21%)稍高。
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两药联合比例最高,占 82%。其次为三药联合,占 14%。在应用两药联合的患者中,使用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的组合最多,占 44%。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的组合占 16%,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的组合占 13%。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的组合占 12%。在药物使用方面,原研药物占 91%,国产药物占 9%。前五位 AEDs(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奥卡西平、托吡酯)使用的男女比例,丙戊酸钠、托吡酯更多应用于男性患者;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更多应用于女性患者。
在给与 AEDs 添加治疗后,服药 1 个月内无发作的有 80.4%。但在随访过程中,有 75% 患者从未点击“发作”或“未发作”按钮,导致数据缺失较多。
给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镇静嗜睡、恶心呕吐、疲劳乏力等,其中头痛眩晕的不良反应最多(占 24%),其次是镇静嗜睡。
4 讨论
河北省抗癫痫协会致力于提高河北省的癫痫病诊疗水平并提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协会通过组织学习班,会议等形式,提高医师对于癫痫的诊疗水平,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来,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率在半年内已从 21% 提升至 39%。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成人患者 2 年能就诊率低,仅有约 46% 的成人患者,在发作后 2 年内就诊,其中儿童期出现首次发作的患者占 68%,因此提高患者对于癫痫的认知,及医生诊疗水平将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同时,河北省抗癫痫协会持续探索网络化诊疗管理平台,加强医生对患者的实时管理。协会通过使用“核桃仁”健康管理平台,使医生和患者实现了日常管理的对接。“核桃仁”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保存患者病史及诊疗经过,将患者对日常发作和不良反应的记录同步给医师,实现了医师对于患者病情发展的掌握,及时与患者联系、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该健康平台的信息数据统计,为未来规范癫痫患者的诊疗提供了依据。
根据目前癫痫病的诊疗指南[4],在患者的治疗中,根据其发作形式等,多选择左乙拉西坦及拉莫三嗪。且在此项临床数据的统计当中,拉莫三嗪及左乙拉西坦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患者随访、信息录入等工作。为此项临床数据分析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河北省抗癫痫协会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发现适用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组织学习班等形式,及时与一线临床医生进行信息分享,讨论。目前对于癫痫患者治疗后的无发作率较前显著提高,服药 1 个月内无发作可达 80.4%。但对于患者随访信息仍有大量数据丢失,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加强患者的依从性,并思考更有效地随访鼓励机制。希望通过该项研究,可以为提高临床医生的癫痫诊疗水平,并对于未来患者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依据。